
大邑劉氏莊園位于四川省大邑縣安仁鎮,距成都52公理左右。莊園占地總面積7萬余平方米,建筑面積達21055平方米,老公館布局錯綜復雜,迂回曲折,形象的反映出劉氏家族蠶食土地,擴建莊園的進程;保存完好的莊園建筑群及遺存的大量文獻資料,上千件文物和近萬件展品,構成了有機的整體,是近代四川地主莊園建筑形式和風貌的典型,顯示了在軍閥混戰中暴發起家的軍閥、官僚、地主、惡霸四位一體的近代地主莊園的特色,是認識和研究我國半封建、半殖民地經濟、文化及四川軍閥史、民俗學的重要場所和實物現場。這里田連仟陌,溝渠縱橫,農舍點點,林盤棋布,莊園在綠樹翠竹掩映中,高墻矗立,雕梁畫棟。
大邑劉氏莊園的展覽由三部分組成:老公館復原陳列劉文彩家人的生活現場敢欺付你示了獨具蜀文化特色的民俗風情,珍品館又將莊園內府鮮為人知的生活存照和稀世珍寶奉獻給觀眾。
豐都名山位于長江北岸,距重慶市區172千米。兩千多年前的西周初年,豐都即隸屬巴國,曾作過國都。秦漢時為枳縣地。東漢永元二年(90年),因城東有平都山,改名平都縣。隋代取長江中“豐穩壩”首字與“平都山”之“都”字改稱“豐都”。
名山古剎多達27座。“陰曹地府”塑像群分別模擬人間訴訟、法庭、監獄、酷刑等,構思奇特,神態逼真,集中反映了中國人的神和鬼、天堂和地獄的觀念。山上還有蘇軾、陸游、范成大等歷代名人的碑刻題詠。
與名山毗鄰,位于豐都西北隅的雙桂山,亦是游覽勝地。山上有100多個品種的樹木共50余萬株,其中珍稀樹木20余種。山上主要景點有孔廟、鹿鳴寺、蘇公祠、恩來亭、護國亭、良緣亭、賀龍閣等。

自貢被稱為“恐龍之鄉”,以擁有世界三大恐龍博物館之一的自貢恐龍博物館而 聞名于海內外,其位于自貢市郊的大三鋪,是發掘現場建造的國內唯一的以恐龍化石 為主的自然科學博物館。館內陳列的恐龍骨主要有:“李氏恐龍”、“多齒鹽都龍” 、“天府峨眉龍”等,被譽為“世界奇觀”。
[本文共有 5 頁,當前是第 2 頁] <<上一頁 [1] [2] [3] [4] [5]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