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內容由[中國幕墻網]編輯部整理發布:
最環保 被譽為世界第一摩天大樓
關鍵詞:獲得住建設部授予的“三星級綠色建筑設計標識證書”、美國綠色建筑委員會頒發的LEED金級預認證

瞄準可持續性的目標,上海中心大廈還成為國內首獲雙認證的綠色超高層建筑,迄今已分別獲得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授予的“三星級綠色建筑(詞條“綠色建筑”由行業大百科提供)設計標識證書”、美國綠色建筑委員會頒發的LEED金級預認證。
上海中心盡一切可能創造出更大的綠化空間、人行通道和公共空間,綠化覆蓋率達到33%。除了室外地面公共綠地外,裙房五層平臺有露天綠化,9個分區的“空中花園”有以自然形態為主題的立體室內綠化。
據介紹,大廈綜合采用了中水回收利用系統、雨水收集系統等43項綠色環保節能技術,雖然為此增加了3%—5%的投入,但每年卻可降低能耗20%以上。比如,每排放1立方米的水,將有25%的水被回收利用。使用節水設備和節水潔具,相比傳統潔具節水率60%以上。
大廈創新采用的兩層獨立幕墻設計,就像是大樓的兩層皮膚,外層旋轉上升的幕墻將為大樓減少24%的風壓,從而比傳統建筑式樣節省32%的建筑材料;兩層皮膚間的空間,通過通風設備的調節,還可以在大廈內外部之間充當良好的緩沖帶,就像保溫瓶一樣發揮節能作用。
大廈還建立了能源管理中心,探索多種能源的智能化運行管理系統,以達到節能10%—20%的目的。在這座大廈里,夏季或秋季,早晨或中午,都會啟用不一樣的供能搭配。一場會議結束,幾十個人陸續離開,會議室里的燈光會立刻暗下來,空調溫度也自動感應調節。
設計方此前就表示大樓將采用多項最新的可持續發展技術,達到綠色環保的要求。此次環評公示顯示,在主樓頂層計劃布置72臺10千瓦的風力發電設備,對冷卻塔進行圍護以降低噪音,而綠化率將達到31.1%。
主要的技術指標包括:室內環境達標率100%;綜合節能率大于60%;有效利用建筑雨污水資源,實現非傳統水源利用率不低于40%;可再循環材料利用率超過10%;實現綠色施工;實現建筑節能減排目標。
此外,“上海中心”的造型也極大程度地滿足了節能的需要。它擺脫了高層建筑傳統的外部結構框架,以旋轉、不對稱的外部立面使風載降低24%,減少大樓結構的風力負荷,節省了工程造價。同時,與傳統的直線型建筑相比,“上海中心”的內部圓形立面使其眩光度降低了14%,且減少了對能源的消耗。
上一頁12345678910下一頁